热门服务
  • 找企业
    生产商
    经销商
    服务商
  • 找产品
    医药
    西药
    中药
    生物制药
    药用辅料
    健康食品
    保健品
    健康食品
    功能性食品
    天然原料
    食物配料
    医疗保健
    医疗器械
    口腔医疗
    中医理疗
    防护用品
    康复设备
    健康用品
    健康服务
    健康管理
    医养机构
    康养基地
  • 找展会
    医药展
    医疗器械展
    口腔展
    健康食品展
    保健品展
    健康产业展
    养老服务展
    产业论坛
    物流/包装工业展
  • 找推广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增值服务
    企业建站
    小程序定制
    增资实缴

科学控糖,这些食养建议收藏

8298
发表时间:2023-03-30 18:07

 

         成人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和建议,图片来源:《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要控制血糖,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科学?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该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


  “没想到我这个岁数,就得了糖尿病。”35岁的小张前不久体检时查出糖尿病。他告诉记者,由于平时工作忙且加班频繁,他的饮食非常不规律,加上喜食高油高糖、辛辣甜腻等重口味食物,他2年内胖了30斤。“我也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但一直抱有侥幸心理。”小张说,这次的体检给他敲响了警钟,他痛下决心,一定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好血糖。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其中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50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导致眼、神经、肾脏和心血管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为辅助预防和控制中国人群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主要面向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及基层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为糖尿病辅助预防与改善提供食养指导。指南强调,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包括长期高糖、高脂肪、高能量膳食等。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践行合理膳食和积极运动,一直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食养,指南提出8条原则和建议:食物多样,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能量适宜,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积极运动,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清淡饮食,限制饮酒,预防和延缓并发症;食养有道,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规律进餐,合理加餐,促进餐后血糖稳定;自我管理,定期营养咨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低GI食物应占主食1/3以上


  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


  如何做到食物多样?指南介绍,种类多样的膳食应由五大类食物组成:谷薯类(包括谷类、薯类与杂豆),蔬菜和水果,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鱼、蛋、奶),大豆类和坚果,烹调油和盐。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的主食要定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各种豆类、蔬菜等为好,水果要限量;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天天有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适量吃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控制盐、糖和油的使用量。


  主食多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水平的核心因素。指南介绍,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相对指标,选择低GI食物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低GI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引起的餐后血糖波动比较小,有助于血糖控制。


  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定量、不宜过多,多选全谷物和低GI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GI食物应占主食的1/3以上。合并胃肠道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以及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可适当减少粗杂粮的比例;合并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减少能量的摄入,增加活动促进能量的消耗;合并肌肉衰减、消瘦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增加膳食能量及蛋白质的供给,结合抗阻运动,增加体重。


  膳食能量是体重管理也是血糖控制的核心。指南建议,推荐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的宏量营养素占总能量比分别为: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45%—60%、脂肪20%—35%。此外,调整进餐顺序有利于控制血糖。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养成先吃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同时,建议糖尿病患者培养清淡口味。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克以内,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克,注意限制酱油、鸡精、味精、咸菜、咸肉、酱菜等含盐量较高的调味品和食物的摄入,不推荐任何形式的饮酒。


  辨证施膳,合理选择食物


  除了日常膳食建议,指南还提到了以“辨证施膳”为核心的中医食养原则。针对不同体质糖尿病患者,选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药物质食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中医认为食物具有“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沉浮”等属性。“四气”是指食物具有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性质,寒凉食物可以清热,但易伤阳;温热食物可以祛寒,但易伤阴,强调寒热温凉阴阳平衡。“五味”包括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咸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在食养之时,要五味调和。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指南介绍,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阴虚热盛证采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叶、决明子、莲子等;气阴两虚证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葚、枸杞子、葛根等;阴阳两虚证可选用山药、茯苓、肉桂等。成人糖尿病患者可把日常膳食和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此外,已知对某种食药物质过敏者、正在服用药物可能与食药物质有禁忌时,应在医师、执业药师及营养指导人员等专业人员指导下食用。


  有效管理和控制血糖平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指南强调,糖尿病患者需要切实重视、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包括膳食调理、规律运动、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胰岛素注射技术以及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选择适合的食物,规律进食也很重要。指南强调,进餐规律、定时定量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规律进餐指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进餐,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进食过量。指南提醒,糖尿病患者勿暴饮暴食,不随意进食零食、饮料,不过多聚餐,减少餐次。不论在家或在外就餐,根据个人的生理条件和身体活动量,应该饮食有节、科学配置,进行标准化、定量的营养配餐,合理计划餐次和能量分配来安排全天膳食,吃饭宜细嚼慢咽,形成良好饮食习惯。


  至于是否需要加餐、什么时间加餐以及选择何种零食,指南建议,应根据患者具体血糖波动的特点来决定。对于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型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血糖监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餐,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对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可适当安排加餐或零食,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增加能量摄入,增加体重。






文章转载来源网络,不代表成马大健康网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info@heatlhcaerchn.com)


资讯推荐
会员权益,免费升级,免费认证企业,尊享企业会员6大权益服务,免费发布产品,免费发布商业信息,企业专属店铺,获赠站内推荐广告位,免费推荐企业,参与行业交流活动,
立即免费注册升级服务,大健康相关行业企业免费入驻
2022-10-28
联合参展限时权益等您领!成马大健康网VIP企业会员服务重磅特权福利!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前升级成为VIP企业会员,即可领取限时线下展会联合参展特权服务。尊属免费联合参展特权,更高效商机匹配服务,让您与采购商面对面接触。立即加入VIP企业会员尊享12大权益服务限时联合参展权益服务说明:1.VIP企业会员可在成马大健康网所列的展会中,选择任意两场线下展会免费联合参展服务;2.您的产品将在...
2023-03-06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头痛,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和困扰。以下是一份简要的偏头痛指南,帮助您了解偏头痛的特点、预防和治疗方法一,什么是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伴有搏动性疼痛的头痛,通常在头部的一侧更严重。疼痛通常严重到足以妨碍日常活动,如果不治疗可能会持续四小时到三天。超过十分之一的美国人(包括六分之一的女性)患有偏头痛,但许多人被错误地告知他们患有窦性头痛或紧张性头痛。食物、压力和激素可能是偏...
2023-06-04
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我国弱视患病率为2%~4%,弱视如果不及时治疗,错过视觉发育期,将造成**性的视力低下,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力。2021 年我国《弱视诊断专家共识》中将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
2023-06-02
人工智能 (AI) 可能曾经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它现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简单地说,人工智能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完成过去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事情。当您在交通地图上查看最快路线、从流媒体服务获取电影提示或在线使用聊天机器人时,它就在发挥作用。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全部潜力仍在探索中。但医生们已经用它来阅读医学扫描图、帮助诊断疾病、协助做出治疗决策以及帮助发现新药。医生和研究人员现在正在...
2023-06-01
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国卫医政发﹝2023﹞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为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决定联合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现将《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
2023-06-0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3〕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医疗保障基金(以下简称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对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运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
2023-06-01
近日,国资委主管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联合15家权威医疗机构发布了一份新冠用药指南,提醒公众居家安全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其中,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个3CL靶点新冠创新药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先诺欣)获推荐。  据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组织了全国15家权威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36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主导制订了《新冠病毒常态化防控居家用药图解系列》。  专家委员会包括我国**药...
2023-05-31
医保双向享受待遇,是指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人于备案有效期内在参保地和就医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都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目前,广东异地就医政策做到了人群的全覆盖,即所有广东省医保参保人按规定异地就医,都能享受到报销以及直接结算的待遇。广东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三个全覆盖”  参保人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能在备案地享受医保直接结算待遇,那还能回到参保地享受同一待遇吗?答案来了:可以!这是记者从5...
2023-05-31
如果您在与失眠作斗争,您可能已经尝试过各种提示和技巧来获得建议的每晚 7-9 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很多建议的解决方案可供选择,从促进放松的应用程序到可以堆在床上的加重毯子。但对于最近参加睡眠习惯调查的 2,000 人来说,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气候控制。将近一半 (46%) 的人表示,他们通过改变卧室的温度或湿度和/或使用更暖和或更凉爽的床上用品获得了效果。找到适合睡眠的温度理想的睡眠温度是多少?...
2023-05-31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增值服务            媒体合作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08号中国凤凰大厦1栋9层A1
电话:4001680822
邮箱:info@healthcarechn.co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企业微信客服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4418号 | ©2019 - 2023 ChengM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141542号-1
微信小程序
基于对大健康产业多年的深耕和洞察,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让您对产业趋势、新政策等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